摸鱼 生活 Rules & Tips
1. 遵守中国大陆相关法律法规
2. 推崇善意、理性的交流方式
3. 反对无病呻吟
4. 不要轻易对他人的选择下定义
5. 反对性别、种族、职业等歧视
6. 发帖留联系方式请加密 Base64
7. 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脑跟风

没有山,没有水,没有特色的乡村该如何发展?

查看: 9337|回复: 16
hxzman 发表于 2021-12-12 13:04:46
大家好,欢迎大家讨论。

近些年提倡乡村振兴,各位大牛也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更多的来源于农村。我们不管说的对不对,我想问的是:

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对于没有山水资源,没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地区来说,该如何发展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呢?

我的家乡,没有山水资源,地方特色也不浓厚,土地资源不丰富,平均每人可以分到一亩多地。老房子基本已经拆完了,大家自己建的房子也说不上有什么美感。村里为了响应提高卫生条件的号召,树和花基本上也被清理干净了。前两年刚完成村里的路面硬化。

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不能种地的会把地包出去,每亩一年 800,不算多。

那么想让这种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该如何去做呢?
Surge 发表于 2021-12-13 17:45:16
首先不破坏环境的这个前提让我感触很深啊
我家乡在粤东北,没有大山大河,也就一些小丘陵和小河流,不足以称奇,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原始的家乡。现在经过开发后保留原始面貌的区域已经很少了。我年少的印象被唤起,记得原始的山林每个面貌都有很惊艳的美,春天群花铺遍,漫过山林犹如白日星河,上山的路上自然的清风带来的,是每走一段都有不一样的花香,是耳边微风的轻拂,还有鸟类的叽喳,小溪的潺潺。如果是雨夏那就更美了,烟雨的天地多了几分诗意,朦胧的山丘多了几分神秘,雨落在树林叶上是非常非常好听的,低头看向水渠也是缓缓的细流,草上的水珠在跳跃中更显晶莹。秋冬的则是雄浑,由于可视度高的日子多,更多印象是天地丘陵,绵延向前,得以边界上的xx山脉显露无疑,一睹横绝天地的豪气。
后面搞经济作物开发,山林都被砍了,我记得年少的我心里当时除了茫然外还有隐约的心痛。现在是千篇一律的作物,水土流失的丘陵,下雨天汹涌的山下黄龙,雨天后道路的泥沙堆积,从自然的角度有哪里变好呢?估计就是秋冬的雄浑里面多了些萧瑟。
这个景 发表于 2021-12-14 09:07:45
【读书笔记】

补充内容 (2021-12-14 09:10):
温铁军先生的早期讲座视频:【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xNHIig1bxh4qJJuuzfacA 
提取码:325j
阅读笔记.jpg
格子块 发表于 2021-12-12 16:51:39
虽然对于农村不是特别了解,但多少知道一些。

我们家那边的村子适合种植苹果,但今年又是大雨洪灾又是冰雹,并且连续四年疫情。效益多少有些影响。

而且就算当地ZF给农户铺好路,拉好网。老年人依旧对于电商渠道没信心,难以维持。

首先肯定要选好品,这毋庸置疑。其次是我个人感觉,必须有大量年轻人愿意参与到这件事情来,上一辈又是固有的观念难以改变,基层助农真的是一件非常劳神的活。
阿尔托利亚 发表于 2021-12-12 15:36:36
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最重要的。决不能西部利亚种玉米。基础设施是关键,产业结构也不能单一。既然土地资源不丰富,那能否集中土地资源,成立农村合作社,村民入股分红。向着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派专人收集数据,从数据入手,分析市场供求变化以及作物种植情况,决定作物种植种类。最好是种植经济作物,采用产销统一的模式,范围不限于本省。农林牧业大致同理,具体种植方式需要考虑到气候、土壤、交通以及市场等区位因素。或许做的好还可以考虑延长产业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作用在时下比之以往,更为直观。

总之,要不断寻求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以及销售模式的创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Surge 发表于 2021-12-13 18:29:06
上面的言论诸多情长,见笑了哈哈哈哈
由于不了解题主当地更具体的情况,加之我的学识有限,我所能提的只有一些需要警示的点,但都是泛泛而谈。

首先就是要注意结合产业的过程中对破坏环境程度的把控。某公司收购大片闲置耕地的经营权进行生产应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据我所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追逐利润泛用化学肥料破坏耕地的现象不在少数;有些承包山林后肆意开挖山土造成水土流失的更多,这个水土流失是非常严重的,泥沙冲到山脚的荒弃耕地导致耕地破坏的已经看的太多了,这些都极大程度从根本上损害当地的农业根基。

第二我认为要注意的是农村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市场化风险入侵的程度。农村是民族的后盾,有危机都能向农村转移,来减少社会危机程度,因此农村的稳定性和风险承载性我认为是底线,在追求作物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化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对农村自给自足性的影响程度,切不可因为追求高收入而彻底放弃了农村的自给自足性。高收入带来的肯定是高的市场风险,而农村作物结构彻底依赖市场,在市场萧条下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

第三我认为现在农村发展产业要有空间化的思维,要注意到在现代经济体系下生产要素变成了多元而非传统的单线,正如一些大佬的观点,在某种情况下,一缕斜阳都变成了生产力要素,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打破固有思维来发展农村的突破口。

以上诸多观点借鉴了温老等大佬的观点,加上我对多年的乡土生活的理解。供大家讨论。让诸位见笑了,如有错误的观点请海涵指正。
darkac 发表于 2021-12-12 15:51:17
找那几个发展特色乡村比较好的省份研究一下。各个地方差距真的非常明显。
Mr.Wen_BH 发表于 2021-12-12 20:52:43
我老家的有些土地都是处于荒废的状态,或者是种树。

当然有一部分土地是为了”退耕还林“,因为以前穷的时候,山坡上也都是开垦的土地。

就算种地的,也都是50+以上的人了,年轻人不会在困在土地上了。

经济来源全是在外务工。

土地、故乡,都只是精神上的根了。

减个肥 发表于 2021-12-13 19:25:11
有没有什么特产?才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可以发扬啊,不一定要山山水水,山山水水可以建设,你们那里是哪个省,有什么地方特色?比如XX之乡,什么革命根据地了,等等。
 楼主| hxzman 发表于 2021-12-13 21:17:17
Surge 发表于 2021-12-13 17:45
首先不破坏环境的这个前提让我感触很深啊
我家乡在粤东北,没有大山大河,也就一些小丘陵和小河流,不足以 ...

绿水青山破坏的太多了,不可持续的路不能走了,那些美好的事物可能在未来还会回来,可能能吧。
 楼主| hxzman 发表于 2021-12-13 21:34:30
感谢大家的讨论。这几天,闲暇的时候我也查看了一些资料,呆毛王说的合作社、产业化这条路就如surge所说的一样,过于集中的产业化发展会降低农村的风险承受能力,若是有政策扶持可能会好一点。温铁军老师提出的“农村本来就应该是百业俱兴之地。”我对这个说法比较认同,但从目前的土地财政政策上看,民营企业前路并不光明,当然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条件,很难重现浙江第一村的那种奇迹,当然人才也是重要条件之一。欢迎大家踊跃发言!大家不要拘谨,就是讨论,没有对与错。只代表个人的思考和观点。
 楼主| hxzman 发表于 2021-12-13 21:36:13
减个肥 发表于 2021-12-13 19:25
有没有什么特产?才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可以发扬啊,不一定要山山水水,山山水水可以建设,你们那里是 ...

没有特产,没有才艺,没有文化,没有革命历史,普普通通山东省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子。我想不到这样的村子该怎么发展了......
减个肥 发表于 2021-12-13 21:39:58
hxzman 发表于 2021-12-13 21:36
没有特产,没有才艺,没有文化,没有革命历史,普普通通山东省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子。我想不到这样的村子该 ...

看过一本纪实摄影相册, 俺爹俺娘。
减个肥 发表于 2021-12-13 21:41:12
hxzman 发表于 2021-12-13 21:36
没有特产,没有才艺,没有文化,没有革命历史,普普通通山东省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子。我想不到这样的村子该 ...

什么都是靠自己创造的啦,比如蔬菜之乡,泡菜之乡。
减个肥 发表于 2021-12-13 21:45:08
减个肥 发表于 2021-12-13 21:39
看过一本纪实摄影相册, 俺爹俺娘。

t018410b9889859b926.jpg
m.n.e.t. 发表于 2021-12-17 13:28:09
随波逐流
正版仔恒 发表于 2021-12-17 17:11:58
我觉得一般乡村发展思路就几条:一是农村合作社,适合有规模性的农田分布但分地碎片化的农村;二是参照学习,学习临近发展好的乡村的模式,照本宣科,临近的乡村往往面临的问题也高度相似,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进行转化;三是旅游经济,如果临近的乡村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试着进行沟通,看能不能和附近乡村一起发展农家乐类的乡村旅游,形成区域发展,单一乡村负责单一模块,比如有的乡村有鱼塘,有的有作物,想体验农家生活的可以通过购买门票或类似体验劵的方式,购买一次,合作乡村通用,连片发展,如果能围绕周边的城市进行联通是最好的;四是发展网络销售,没去过山东,但我印象中的山东最出名的应该是大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促进作物销售,或者通过预定,同企业合作,进行对点输送,完全没有特色的乡村也可以手动打造特色;五是异地搬迁,扶贫工作的最后办法,适用完全不能发展的乡村,土地贫瘠,交通不变且无法通过基础建设改善,环境恶劣,简单来说就是要啥没啥,就只能树挪死人挪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虫部落 陕ICP备14001577号-1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015号联系我们FAQ关于虫部落免责声明虫部落生存法则蛙先知RSS

Build with for "make search easier" Copyright © 2013-2025. Powered by Discuz! GMT+8, 2025-8-19 11: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